在App中打开

打开

培养几百名非洲徒弟 建设卢旺达最高大坝 2019-12-20 15:44:35

《一带一路大视野》每周日晚泰国时间7:00,北京时间8:00于GOBATV APP正式播出,是GOBATV APP独播的特色栏目,节目时长40分钟,分为“一带一路新资讯”、“一带一路说大事”和“一带一路华人故事”三部分,由电视台的新晋主持人昆比担任主持。


潘式敏: 培养几百名非洲徒弟 建设卢旺达最高大坝

本期《一带一路华人故事》首先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位在卢旺达工作的中国工程师,十年期间他在当地培养出了几百名徒弟,个个都是业务的骨干。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把视线聚焦卢旺达。

画面上这位正在说着卢旺达语的先生,他叫潘式敏,湖南永州人,是中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卢旺达鲁林多水坝项目的项目经理,他们建设的这个大坝总高度是26米,是卢旺达第一高的大坝。潘式敏介绍说,他在卢旺达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而鲁林多大坝是他在卢旺达完成的第五个水利建设项目。

潘式敏参与的项目多数都位于卢旺达的乡下或者是野外,条件非常艰苦,为了方便和当地人打交道,潘式敏开始学习卢旺达语,每天遇到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的,就找来懂英语的当地司机或者是工人来询问,从最简单的数字和工作用语学起,就这样,很快他就可以和当地员工无障碍沟通了。

而也是因为他是队里唯一会说卢旺达语的中国员工,所以当地员工都很喜欢跟着他来干活。潘式敏说,参与项目的当地员工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了两百多人,他平时最注意的就是要保障他们的施工安全,卢旺达被人们称作是”千丘之国”,境内大多数是丘陵和山地,潘式敏他们经常会遇到危险。

潘式敏说,因为在建设之前需要清除山里的淤泥,有一些员工在作业的过程当中就遇到过差点被滚落的石头砸中的情况,所以每次作业之前他都会叮嘱当地员工要事先观察身体有没有裂缝,注意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雨鞋。在工作区域会安排专门的安全员在一旁协助工作,潘式敏对于每个员工都会耐心的教导,并且培养他们各个方面的技能。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需要解决一些突发的状况。之前有员工在工地发高烧晕倒,潘式敏赶忙过去检查后初步判断这位员工的了疟疾,于是,潘式敏迅速坐开车送这名工人去就近的医院,并且自己出了医药费,帮助他治疗。这名工人康复之后对潘式敏非常感激,并且还和他成为了好朋友,经常请他到家里吃饭。遇到员工有困难潘式敏从来都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也是因为悉心教导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潘式敏在十年的时间里培养出了几百名徒弟,他们后来都在业内成为了抢手的人才。

另外,他还在当地认了一个特别的“儿子”,我们来看就是画面当中的这个小男孩,四年前潘式敏认识了男孩的家人,发现他家境不好,于是开始资助这个男孩上学,今年他已经13岁了,并且成绩名列前茅,前不久的考试取得了他所住的镇子第二名的好成绩,这让潘式敏非常欣慰。

潘式敏说,他现在参与的鲁林多水坝项目库容量总共是230万立方米,建成之后可以在旱季为当地超过1100公顷提供灌溉用水,惠及数千当地农民。


张贵军:棉花让我成为了当地人的兄弟


接下来要介绍一位农民大哥,他刚到戈达里夫州法乌镇的时候,当地人对他的态度是非常的冷淡,甚至有点不待见。但是没过多久,当地人便开始称他是“萨帝戈”,也就是要和他以兄弟相称。是什么让当地人转变了态度呢,这还和一种农作物——棉花有关。让我们把视线聚焦苏丹。

画面当中这位男士叫张贵军,山东人。他是新纪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苏丹法务棉花种植基地的项目负责人,他现在正在巡视的这边棉田有500多亩,虽然他的工作职责不强求他下地工作。但是他还是坚持和当地农民一起,灌溉,浇水。

苏丹首都喀土穆常年气温都在四五十摄氏度左右,因此在这里种棉花是非常辛苦的。张贵军说,棉花一直都是苏丹的主要农产品和出口商品,但是随着世界棉花价格的波动,这些年苏丹的棉花种植业开始萎缩。为了让苏丹的棉农过上更好的生活,当地相关部门打算引进中国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这一做法当地人并不领情,张贵军刚来的时候,当地人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淡,在工作上也不是很配合。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张贵军就决定和当地棉农一起工作,深入他们的生活,用行动先和他们打成一片。张贵军明白,想要改变成见,光靠生活上拉近距离是不够的,他还要实实在在的拿出成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张贵军在中国种过几年的棉花。然而他发现,在中国适用的种植技巧到了这里不管用了。原本在中国,张贵军种棉花都要用水把地浇透再进行播种,但他发现在苏丹,这样的方式种子很难发芽。

为了找到合适的棉花种植技巧,张贵军只能对当地的种植方法和条件来进行观摩调查。他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准时来到棉花地,检查、浇水、除草,直到晚上的六七点钟他才能收工。之后,他还要和同事来进行讨论。

经过几次尝试,他和同事总结出了一套新的种植技巧,那就是在旱地上直接播种,之后再进行浇水,这样棉花就能够顺利生长。就是用张贵军这种种植方法,当地每亩棉花的年产量基本上能够达到280公斤左右,这样的产量比原来高了好几成。

这样的产量也给当地棉农带来了工作机会,现在张贵军在当地雇佣了大量的人力,光是除草,一天就要雇用近1000人。张贵军说,原本当地人几乎没有什么收入,现在每天都能领到大约200苏丹镑的工资,慢慢地苏丹人开始接受张贵军,并且称呼他是:“兄弟”。

当地人对张贵军称呼的转变,也见证了他在苏丹做出的成绩,张贵军说,他希望未来自己能够探索更多的棉花种植方法,再次提高当地棉花的年产量。

GOBATV首页

统一客服热线 010-65566266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首  页直  播点  播 媒体报道GOBATV介绍GOBATV下载GOBATV购物 友情链接: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网易百度搜狐西瓜视频一直播爱奇艺

地址:北京市高碑店泰客空间L42-6
Address in beijing: No.6 Building 42 Taike Space Gaobeidi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Address in Thailand: GOBA TV Co., Ltd. 89/28 Amornpan Building 205 Tower 1, Soi Nathong, Ratchadaphisek Road, Din Daeng, Din Daeng District, Bangkok 10400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 世界一带一路电视台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806220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146号